如我们所知,互联网自诞生至今,就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信息传播的重任。此间一代代产品更迭,堪称神器的最终被保留到现在,比如各大门户,比如微博,比如微信。 但和生物进化论一样,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进化和改变。随着信息爆炸与过剩,大家开始意识到垃圾信息和无效社交之扰,此时WithMe的出现无疑是把握住了最佳时机。更何况,它还收到了来自各大安卓市场的橄榄枝,PP手机助手就在此前花了大版面进行了详细的app介绍,可以看出市场对这款app方向的肯定。 WithMe主打的是私密记录和亲密社交,如果说微信是麦当劳,Line 是高级餐厅,那么 WithMe 就是《纸牌屋》里 Freddie 的烤肉店。 一个移动应用,有记录、聊天等诸多大功能,再加上亲密社交分享,能将这些结合得如此简单优雅的,也只有WithMe了吧。即使WithMe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微信或Facebook的规模,但不妨碍WithMe继续保持这个星球上最美社交app的地位。 新人面世,旁观者难免会将其与前辈对比一番。因此,我可以在此将WithMe和微信做一个更细致的对比。 微信代表者陌生人交友和交互的需求,WithMe则代表熟人交友沟通的需求。 相对来说,当下熟人交友的需求更大,但陌生人交友也是一个巨大需求,尤其在一个平台早期(比如iPhone)普及率不高,或者用户相对年轻的时候,陌生人交友会有一定优势,因为你的朋友也不见得有同样的平台。如果大家记得数年前,腾讯基本上是陌生人交友平台。互联网早期,第一代社交几乎都是陌生人交友。 拿几年前比较火的陌生人社交产品Color为例,Color的问题是界面和用户体验太差,基于场景交友也有客户端普及率的问题。所以它遇到的挑战是如何让形成关系的用户继续留在这个平台上。腾讯完成了这个转型,不过花了很长时间。 WithMe对我的吸引点是,它是对照片及文字体验进行高度优化外加熟人分享网络,这是我使用它的最大原因。很多人的疑问在于,WithMe应该是通用社交网络的一个feature而不是一个独立产品,他们的逻辑是,当下大部分熟人照片是从微信上看的,如果微信再改良一下体验,是否用户就会少用WithMe? 我想说,这正是WithMe的高明之处,微信的尾大不掉给了WithMe足够的空间。当下微信的本质决定了它属于WithMe的上一代产品,除非由里到外大换血,和WithMe一样只做亲密社交——但这样也就丧失了属于微信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微信和WithMe将是两个层面的竞争,而张小龙及其团队自然也不会在产品本质上对微信进行改造。 除此之外,WithMe的优势还有如下两点: 1,WithMe内的好友都是相互熟识的朋友,对于长时间的无更新,更新的内容质量低下等等忍耐力更大,好友数量的偏少更加帮助这点。 2,相比微信的临时化的关系更长久。而这种社会化的东西用户间关系越深入,价值越大,不管是前景还是钱景。 总结起来说,打败坦克的是飞机,打败微软的是Google, 能在facebook阴影下继续成长的是Twitter, 而不是facebook clone. 我认为WithMe可以在微信的垄断下获得足够的天地,对此我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