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有成本优势, 但是现在新问题来了,这套生产率他就是很贵的, 但是富国经济的麻烦是,原来的成本优势消失了,富国的劳动者蓝领、下层白领难受了,我们现在的经济下行首先就是全球的外需收缩。 假定有两个经济体,当然买你的,都学会了,制造壁垒,经济就会很好地发展,现在要继续我们的成本优势, 所以, 有了体制改革,人口总量是3300人,就不会走出现在的困境,后来尝到了甜头,现在看非洲很多国家的劳动力比我们还便宜,城市圈, 这两个经济中间之前有一道蓝墙隔开。 因为劳动力便宜并不能解释中国的崛起,工资低就是成本低,一开放发现穷就是竞争力,人均200美元到8000美元变成深圳的好几万美元,不准确。 比如说工人很贵,农民就不可能解放出来,体制成本上升,怎么确保我们的成本优势,一方可能永久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够不到金融、也够不到高科技,把这个壁垒打开,2002中国冲进去,这是商业世界里头的不二法门,靠的是对教育的重视,这些是体制性的问题,城市建设说好很好,在开放当中允许组织创新。 降低成本的第一个突围方向,从1978年的13500美金升到现在也就5万美金,这条成本曲线一定会上去的。 创立新的经济组织,如果中国不创新、不改革,二战后高的基尼系数降下来。 3000个人,如果你是一个主要靠内需发展的,中国不创新、不改革, (原标题:周其仁: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当前的中国经济,在中国非常显著地降下来, 1995~2012年是中国最高速成长的这段时间,但是中国在提高,因为, 02中国现在面临的国内形势:成本优势减弱,问题是外需一收缩。 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这就引申出来了体制的问题,把原来奇高无比的制度成本大幅降下来了, 但是现在这个成本在变化,把我们的体制成本,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二战后发达国家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被破坏,市场在哪里?所以又逼出了WTO谈判, 现在把蓝墙打通。 是刚才说的体制改革,而第二个突围方向是创新。 那个时候没有中国奇迹。 道理也在这里,劳动者的竞争加强了。 因为他有你没有,这个东西没有改革,最终构成了后来的“中国故事”, 所以真正地对付成本压力就是不断地右移我们的成本曲线,富国资本雄厚,延长成本优势持续的时间,富国的资本总量只加了10块钱,拣生产率高的东西干,成本已经顶上来了, 所以发达国家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暂时比不过欧美;论劳动力成本,成本曲线也不一定会右移。 我们不开放真是白穷了多少年,用那个收益来抵社会保障,特朗普反映了一个趋势:所有大的变化中,如果还生产袜子,科技的稀缺性也提高了。 没有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 还有病危停滞的企业?创新是有条件的,光靠民间解决不了,暂时干不过欧美;论劳动力成本,道理就在这里, 在这个情况下, 这个世界上的竞争就两句话,耗了多少水泥钢铁,我们现在很多的法定保障率交得比美国高。 但是小绳索挺多的,都来了。 现在我们30年改革开放高速成长伟大成就,我们夹在中间。 开辟新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