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星期日卫报》1月28日文章,原题:印度应该向中国学习的经验 1950年,中国和印度在经历长期战争和动荡之后都在重建他们的经济。印度的条件更好,当时是亚洲最大经济体,拥有相对先进的经济制度。但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促进在沿海地区投资,把农业从国家控制下解放出来并积极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达12.5万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现在的印度是2.5万亿美元,落后于中国。对印度来说,应该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学习些什么经验呢? 中国首先把投资集中在纺织、服装及生产线、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为其庞大的劳动大军创造就业机会。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带来了消费和税收增加,创造的资源又投入到基础设施中去。这使得大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同时,中国实行分散的经济模式,各省有权做出经济决定,出台激励措施,走向市场和培育产业,几乎没有红头文件。此外,中国对技能发展和大学投入巨资,建了非常多的新城市,促进了城市化,也从中获得了巨大好处。 相比之下,印度通过激励措施、税收补贴来激励资本密集型产业,但这样的措施不利于创造就业。同时,印度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不充分——只占到GDP的4.7%,而实际需要是6.5%。而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达到了8.7%,而其实际需要只有6.5%。结果便是印度的供应链成本占到了GDP的14%,造就了一个高成本的、没有竞争力的经济,而中国相应地占6%,创造了一个有竞争力的低成本经济。 因此,对印度来说,要学习的经验是显而易见的。当政者需要学习中国那样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激励措施和增加投资,以便创造更多的机会。允许公司在各个领域快速增长,使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应把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至少提高到GDP的6.5%。重要的是,投资城市以促进快速城市化,这会促进公民服务以提高生活质量。中国的公司将来要主导世界,印度应该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作者T·V·莫汉达斯·派,陈一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