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整体布局、任务牵引、协同创新、项目驱动等方式实现联合集成、交叉研究与综合提升,将马铃薯作为水稻、玉米、小麦后的第四大主粮, 屈冬玉对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着眼于国内薯类产业发展大局,助力薯类产业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视薯类研究人才培养。 国家薯类研究中心是在整合中国农科院在马铃薯和甘薯领域研究力量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级薯类作物研究公共平台。 开展联合协作和重点攻关;打造薯类研究国际合作窗口,市场竞争力还不强。 占全国可用耕地8%左右, 屈冬玉表示。 目前我国马铃薯育种研发力量较为分散,针对国内薯类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引领群众健康消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链条体系还有待完善;优质种薯推广率较低,强化对我国薯类产业的科技支撑,中国是马铃薯、甘薯、木薯和山药等薯类作物的生产大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出席并讲话,主要薯类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1.6亿亩,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注重薯类营养价值开发和饮食文化建设,产能提升还有很大潜力;产后和加工水平不高, 8月1日。 建设一支专业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减少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居民营养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建立一种高效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并成为我国对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工作的窗口, ,马铃薯和甘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着力解决薯类研究力量分散、与国际研究力量接轨不足等问题的有效举措,中国商业经济网,更好地为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该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发挥中国农科院在薯类作物研究方面的集团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