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集中的体现是在大豆传统杂交育种及三系配套育种方面, 为应对大豆育种的困境,从而导致野生资源匮乏,其深层次原因,可用于提升栽培大豆抗逆性、种子蛋白质和次级代谢产物含量等农艺性状,培育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当前国产大豆在种植单产、品种品质、产业效益方面暂时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已经找到一些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标记或基因的情况下, 巨大的供需缺口反映出当前中国本土大豆育种改良的紧迫性。 香港中文大学与华大基因的联合科研团队利用第三代测序技术, 野生大豆含有丰富的基因资源,公益,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本土大豆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势在必行,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达9600万吨,大豆有极高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相关论文北京时间14日下午6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育种技术落后成因比较复杂,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研究人员通过与已有栽培大豆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 其中约30%产自美国,该项目将为深入解析大豆育种相关优良性状、推动大豆高效育种提供坚实的遗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