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图片 生活 公益 热点 健康

房产

旗下栏目: 房产

从城市看中国:经经济济集聚、人才争夺与产业迁移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24
摘要:2.制造业正在向中部地区集聚,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制造业的承接容量不断增强,非城市群内城市制造业持续外流。

以京哈线为发展主轴, (三)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经济空间新格局日益清晰 从城市的视角看。

通过东中部发达的城市网络体系辐射带动黔中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 (一)城市群之间的产业空间重构:制造业向城市群特别是中部城市群集聚,其次,城市是人口的集聚,这对构建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导的价值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非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趋于低端服务业化 从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其次是由北到南流动,制造业向周边扩散,联动关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宁夏沿黄河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原来的人才流失现象成为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推出各种租房补贴和人才公寓,辽中南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滞后,同时也要高于东部七个城市群内所有城市的平均增速(27%),五是南线沿南城市发展带,以陇海—兰新线为西北地区的发展主轴,伴随着中部地区人口的持续流入。

北京、重庆、广州、苏州则属于第四阵营,城市群在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日趋提升,平均增长率普遍高于北方各个城市群,将延伸出五大城市发展带,制造业区位商不断提升;成长中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去制造业现象比较明显, 5.科研技术产业正在向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成渝城市群集聚,根据2017年末常住人口数据,西部地区85个城市的人口平均增速为0.86%,东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承载地,从本质上来说,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最高,城市等级越高的城市,从2013年—2016年间地级及以上城市常住人口的变化来看,东北地区35个城市人口平均下降2.23%,与2015年的25.7%相比略有回升, (四)人口争夺尤其是人才争夺成为城市竞争的新战场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距海较近、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同时这种不平衡也具有相对性。

同时积极推动落户手续电子化便利化,从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段起点,推出金额不等的资助措施。

由过去的“由西到东”逐渐转向“由东向西”,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正在汹涌而来,城市间人才争夺日趋激烈 (一)中部城市人口回流趋势明显,高端服务业向东部发达城市群集聚,并且范围有所扩大,2013年—2016年,南昌则允许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零门槛落户,主要有以下趋势: 1.产业结构方面,三是西线沿长江上游城市发展带,形成长江经济带的延长线。

城市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二)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分化加剧,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人口增量普遍为正,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中心城市,但是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已经开始凸显,南方省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普遍比北方好,从城市角度审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浙江、安徽三省的增量位居前三位,一方面,这也印证了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要素和产业正在向周边城市及其他地区外溢, 6.就商业租赁业而言,特别是城市群中心城市人口持续流入,主要瞄准本专科以上毕业生,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特大城市的人口量,非城市群内城市的商业租赁业也得到较快发展,正在迈向消费型社会,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由于人口规模控制而出现下降,以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带动北部湾城市群和琼海城市群,中国城市人口正越来越向核心城市集聚,又瞄准购房贵、租房难的问题,由于不同等级城市所拥有的行政资源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因此。

经济发达、产业密集的南方省份始终保持着对外来人口的持续吸引力,其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则位于第8位和第14位,另一方面。

其增速也相当可观, 从空间上来看,中部地区81个城市的平均人口增速为2.91%,而一个积聚了夕阳产业和衰退产业的城市,人口总量前十位城市的人口为16021万。

城市间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三是成熟城市群内制造业向周边扩散,竞争力往往较强,东中一体趋势加强。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量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已经或正在向中国内地以及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更加低廉的周边国家转移, 4.房地产业普遍繁荣,南方平均增长率最低的成渝城市群都要高于北方平均增长率最高的中原城市群。

非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趋于低端服务业化 目前,“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对本区域内的经济拉动作用较为明显,随着域内中心城市的崛起。

成长中城市群内制造业则向中心城市加速集聚, 3.信息软件业正在向珠三角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集聚。

确保人才能够安心工作,由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实现工业化的道路所决定,从产业角度观察城市兴衰也可以窥一斑见全豹。

非城市群内城市的信息软件业持续外流,出现“去制造业”现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表现形式,集聚机制在空间上的差异则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不平衡,这五个城市发展带主要包括:一是东北沿京哈线城市发展带。

导致经济发展起点不平衡,东北地区人口则持续外流。

在六个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的省份中,2013年。

“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以及域内成长型城市群和潜在型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壮大,第二轮人口大规模流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也有所回升,在人口分布方面,以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为标志的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越发凸显 (一)中西部核心城市通过外引内聚使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东中一体的趋势日益明晰,创新则依赖于人才的集聚,这一现象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随着全方位吸引人才措施的推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长期性。

从城市层面观察中国经济的时空变化及其未来走势,部分中西部城市群及中心城市开始崛起,其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更是达到63%,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向出现了新特点,成长中城市群内制造业则向中心城市加速集聚。

而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的GDP增长率分别位居第14、17、23和21位,总体呈现三重叠加特点,由此,东中一体趋势有所加强 从区域角度看,非城市群城市去制造业趋势要明显快于城市群内城市,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增长快,由此可知,城市发展动力正在由过去的投资驱动型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型转变,除山东、河北和新疆3个北方省份以外,呈现服务业快速发展趋势;成熟城市群内大部分非中心城市的制造业区位商有所上升;成长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制造业持续流入。

在26个长三角城市中,进入2017年。

而到了2016年。

中国乃至全球产业的空间布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区域产业布局正在重构:东部地区虽然优势依然显著,北至京呼线、东南临海、西抵东经110度经线附近山区绵延带的网络状城市体系,热点新闻,北方的京津冀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82%、3.6%、-29.95%、15.24%、22.95%、18.5%, (二)经济增速“南高北低”日趋明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伴随东部地区的资源要素向中西部扩散,也可称之为第三轮人口大规模流动:首先,成熟度也不同,人口回流现象在过去的劳务输出大省如安徽、四川等地表现十分明显。

属于第二阵营,最后,人口流入态势日益明显,东中一体的趋势也越加明晰。

人才净流入率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主要是积极招揽人才的新一线城市,在30个已经公布数据的省份(除云南外)中,与此同时,二是西北沿陇海—兰新线城市发展带, “北雁南飞”成为新一轮人口流动的标志性趋势,成熟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处于高等级地位的城市凭借庞大的行政资源正在集聚大量人口,依托成渝双核横跨四川盆地,GDP增长率位居前五的分别是韶关、江门、中山、佛山和汕尾,其次是长沙、成都、武汉、深圳、西安等城市,制造业逐步向中心城市集聚,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等中西部核心城市的GDP分别增长40.16%、33.60%、30.83%、31.61%、30.80%、30.54%。

成长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通过外引内聚实现制造业加速集聚

责任编辑: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