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璀璨明星,在历久弥新中更加灿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无数中华儿女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使传统文化开出“现代化”的花朵,为传统文化注入“活水”,有赖于吾辈青年的接续描摹与传播。 在今年的重要会议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提出,以“非遗+直播”为非遗文化传播“纳新”,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孕育“线上+线下”的新型非遗文旅消费。他建议非遗工作者开设“非遗知识直播课堂”,面向年轻人传播非遗技艺、非遗故事,让非遗文化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年轻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接受者,更应成为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主力军。传统文化传播交由年轻人去参与、演绎,能够使其焕发出持续的生命力与广泛的传播力。B站开年播出的《中国奇谭》虽已完结,但是在年轻人的二度创作下,仿佛开辟出了更多的新奇“玩法”。在B站的仿妆、绘画、乐器等社区中掀起了年轻化表达的热潮,《中国奇谭》在“年轻化叙事”打造的故事世界引起了不同圈层群体的关注以及喜爱。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理应与时代同向,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年轻化”,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贴近传统文化。 万物有其根,文化亦如此。传统文化随着历史长河奔腾向前,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风平浪静,时而又泛起粼粼波光,当传统与现代相遇之际,传统文化之血脉更是其绽放光彩的致胜法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当“各复归其根”,植根于中华历史文化沃土,在创新传统文化表达之际,守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赓续中华民族精神,此之谓“与历史同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宝藏,是中国在世界文明浪潮中得以站稳脚跟的基石,亦能唤醒中华儿女骨血中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也需历史与现代的“相互融合”,吾辈青年应当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为传统文化的奔涌向前谱写青春之歌。(廖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