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网贷行业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激增,P2P的声名跌至深渊,那些曾经奋力吹捧过它的媒体和投资人,此刻成为最不留情的批判者。 随着国家加强对P2P行业的监管与规范,坏孩子无所遁形,开始爆雷、跑路。情况进一步演变,投资者信心降至冰点,大量资金撤出,借贷人开始大面积逾期,越来越多正在努力合规整改的好孩子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资金流动性遭遇打击,提现兑付出现逾期。 这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现象,但却是确实发生的真相。在这样泥沙俱下谣言满天飞的至暗时刻,身为投资者应该如何理智操作合理维权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作为行业的关注者,让我们一起来细数一下,危机中P2P平台的不同处境,从其中寻找答案。 头部平台,撑字当头 范例:京东金融 状况:挤兑传闻 自8月6日开始,很多人的朋友圈和各大微信群流传着一张来自社交媒体“京东金融无法正常提现”的截图,以及一篇标题为《搞事情!?京东金融遭遇挤兑危机》的网络新闻稿 。根据截图内容显示,网友称京东金融遭遇挤兑,目前无法提现。在京东金融的百度贴吧里,也迅速出现不少关于京东金融被挤兑的内容。后京东金融迅速回应,经多家媒体反复确认后证实为假新闻。 作为知名上市公司,以京东如此强的品牌背书和资金实力,都要受到小散投资者的质疑,由此可见当前P2P行业的风声鹤唳。而从京东金融回应中提到的网络文章可以看出来,造假手段非常专业,只有黑公关才能做出这样的黑文。不过,这只是一个导火索,虚假消息之所以能够引发强烈关注,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恐慌心理大面积蔓延。 这场P2P风波,实质上是场以P2P为名的金融危机。即使对于类似京东金融这样做足充分资金准备的平台来说也惊险万分。这场危机,并不仅仅会造成整个P2P网贷行业整体收入、流动资金逐渐下滑,而会危及以小微企业为核心的整体金融秩序。 为什么挤兑会造成P2P行业出现大面积逾期?笔者并不认为其中大多数逾期属于恶意,虽然对于P2P平台如今的状况来说,只要借贷者逾期,对他们来说就是充满恶意。 大面积逾期出现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坊间流传的P2P行业不规范运营,为方便看官们理解,这里会需要提到在前几年火爆中国的主旋律影片《人民的名义》中曾友情客串的一个金融名词:过桥贷款。 在市场运作中,作为企业很少有普通人想象的那样,以充足的资金建厂买设备,并留下足够的钱购买原材料。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情况来说明就是,我有厂房设备(其实连厂房和设备都有相当大比例资金为贷款构成)和工人,向金融机构贷款买原材料,生产成产品销售后还款,这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小至小微企业,大至顶级上市公司资金流转模式均是如此。 由于企业运作的连续性,销售收入很快又会转化为继续生产的资金以赚取利润,没有企业会在账面留存大量闲置现金,所以不提前做准备缩小经营投入以预留现金,在旧贷款到期而新贷款还未到账的情况下,企业经常需要一笔资金过渡,这就是过桥贷款。但现在P2P挤兑风潮下,没有的不是桥,而是那名为新贷款的岸。 随着投资人的大面积撤资,特别是对于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小微企业来说,原贷款金融机构(以P2P平台为主)贷不出钱,新贷款岸的消失就等于突然遭遇撤资,企业运营循环链被打断——这种情况下,逾期还款和破产必然出现,破产意味着更糟糕的坏账。 这场危机,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看到的那些已经出现问题的平台,风波蔓延下去,随着投资人大量资金撤出,小微企业倒闭潮袭来,连头部平台也无法幸免。在危机应对中国家反复强调为P2P平台注入流动性,也并不仅仅是因为维护与稳定P2P行业而已。 所以,当下你所有看到的表现优秀的优质P2P平台,无非是在撤资风波下准备充分并且硬撑而已。撑过这波信任危机,就是一条好汉。但若投资者仍坚持大面积撤资,连头部平台也必然无计可施。当然,国家不会放任这种现象出现,所以,作为投资者你不妨给这些当下还坚挺的平台多一些信任和信心,因为只要每一个你不恐慌不撤资不轻信谣言,恶性循环链就会在你这里终止,他们必然也对得起你的信任。 实力平台,措不及防 范例:多点金服 状况:延期公告,活期10个月平均兑付,定投到期后24个月兑付本金 范例:钱包金融 状况:展期公告,活期9月10日后开启T+5兑付,定投18个月定额本息 客观来讲,这两家平台出现问题,是值得笔者诧异一下的。因为多点主营领域是汽车金融,钱包金融则是以商户贷、车辆抵押贷等为主,都拥有极为优质的底部资产,与最易出现问题的现金贷关系不大。但细数出现问题的时间,笔者豁然明了。 对于P2P平台基本上笔者认为,5月之前出事的,是迟早都会出问题的;6-7月出事,是多少都有点问题的。至于扛过了6-7月才出问题的,基本上是过于乐观应对不及的。因为监管加强之后经历过4-5月,有问题的平台该跑该爆的都在6-7月集中行动了,不会有谁迟钝观望到8月份才反应过来。而这过后出问题的,大抵是自持没问题,压根没有预料到这一波信任危机造成的挤兑潮,自然造成了现金流紧张提现困难——过分乐观惹的祸。如上节所言,做企业的谁都不会留大量现金在账上发霉,所以没有准备意味着没法儿应对。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可以算京东系的钱包金融,由前京东金融副总裁赵国栋一手创立。提现困难出现之后老赵第一时间发布视频解释,紧急变更亲自出任平台法人代表,转让股份为平台支付兜底,上交个人护照由第三方保管,并出具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展期18个月定额本息的偿还方式连偿付阶段的利息都充分考虑到了,可谓是诚意十足,然而这种诚意仍然无法打消部分投资人的疑虑。 其实在笔者看来,部分钱包金融的投资人真的是想岔了。法人代表变更并不是股份变更,只是为你加一层保障。笔者注意到了另外一些事实,赵国栋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互联网小贷牌照、地方AMC牌照、商业保理牌照、融资租赁牌照……在监管日趋严厉的金融领域,牌照意味着什么?牌照就意味着市场的准入资格,如果不明白您可以类比4G运营牌照之于三大移动运营商。通过参股、控股等手段持有的这些牌照之于钱包,就如同会下金蛋的母鸡。 加上战略入股的长治银行等一系列优质资产,你几乎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金融科技帝国的雏形。可以说,钱包金服完全拥有为自己兜底的能力。只是正如以上反复强调的,企业不可能账面上留存充足等发霉的现金,这些赵国栋宁愿出售个人股份也不考虑变现的优质资产其实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现金。而在这种情况下传赵国栋要跑路无疑是恐慌情绪导演的最具黑色幽默的闹剧了,可以做一个或许并不恰当的比喻:一个开着定制版劳斯莱斯的富豪吃了一碗阳春面,发现兜里没现金的时候丢下车落荒而逃——赵国栋不是贾跃亭,这些他无法带走无法短期变现的优质资产,就是那辆劳斯莱斯。据闻除出售个人股份外,钱包金融已低价转让数亿优良债权资产于广东粤科等筹措资金完成兑付,在这种时候债权变现,被压低的折扣会相当惊人。客观来讲当下给出的展期方案,应该算是平台变现融资能力范围内最具诚意的方案了,即使监管入局在考虑国家鼓励为P2P平台注入流动性的前提下也很难争取更优。 投资本身就是以本金与时间换金钱的游戏,在其所具备的风险中逾期风险可谓是最可以接受的一种。对于这部分平台的投资者而言,笔者个人建议,与其因恐慌而不理智的跟风造成更大的乱局,不如给予他们进一步的信任,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会去辜负你的信任。而只有平台继续存在,才有可能赢得注资,才可能在运营状况好转的情况下缩短展期提前兑付,这种事儿不用投资者逼迫,现金流允许的情况下平台会自己抢着办以恢复声誉。 清盘平台,鸡毛一地 范例:小微金融 状况:债权重组转让,三年兑付,一周年20%,二周年30%,三周年50% 范例:华融道 状况:清盘结算,万元内三月偿清,万元上年内清偿本金8-20%,后续根据催收情况而定 不只是投资者会丧失信心,平台也会。良性清盘、债权重组等等都属于平台信心崩溃的结果——我玩儿不起,不玩儿了。 小微金融可能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7月初出现提现问题之后,据悉经出借人与运营方代表充分沟通,小微金融曾在7月13日发布一个本金每月到账10%,10月偿清的方案公告。笔者不是投资人,也并未参与双方协商,不知道在协商现场发生过什么,但笔者相信投资者代表们必然是经过充分的争取才赢得了他们相对满意的10月本金展期方案。但根据笔者揣测,情况的发展让运营者和资方完全丧失了兑现10个月偿清的承诺并继续运营的信心,也即运营下去他们看不见利益看不见希望看不见情况好转后的前景光明。所以他们在7月30日公布债权重组转让的决定也能理解,你不可能期待资产运作者心中充满武侠世界的侠义精神,如果你不给他们留活路留希望他们必然不会浪费时间,会基于利益做出切割找有希望的方向去。 P2P国十条第三条说,要多措并举缓释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挤兑风波,P2P平台可以通过兼并重组、资产变现、与金融机构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手段缓释流动性风险。债权重组转让,正是国家所鼓励的缓释风险举措之一。许多投资者一遇展期就期待的监管入场,而监管入场后的处理措施无非如此。一旦进入法律与法规的层面,考虑的会是资产什么时候能变现,你就什么时候拿到钱。不会有注资,不会有好转,有的只可能是债权全部催收清算完毕后再以连带责任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处理兜底资产,可想而知这一连串操作的旷日持久。 国家会尽力帮你拿回投资本金,却不会保证你更快拿回本金。歇斯底里的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恒基通汇会接手债权并成为还款主体,就意味着债权真实存在,并不存在投资者们释放想象力后发生的各种传奇骗局。这种局面是最坏的结果,无论是对资方运营方,还是投资者。所以笔者建议投资者及投资者代表们遇到平台展期时,与资方协商展期方案时尽量多在展期补偿方面加以争取。至于展期时间,对于大多数出现展期的平台是能缓过来的生死线,逼得太紧很容易导致平台资金链条没有办法运转起来,反正金融领域至关重要的信用已经被不可抗力大环境造成的展期伤害,这么累的勉强维持下去也只是能还钱而已,我干脆不玩儿了。 而在理智维护自己利益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泄愤式操作——你不满足我的要求是不是?那好,我尽我能想到的一切方式来报复你甚至你背后的资方,这其中造谣、抹黑、唱衰、聚众冲击办公现场等损人不利己的胁迫方式是最常见的手段。且不论国十条中对于此类行为特别提出的严管指示,国家整治非理性维权的决心不会因为你的情绪而变化,这种情绪化的操作在真正理智的投资人看来也是极为幼稚的——如若背后的资方不胜其烦决意放弃,就算平台信心并未崩溃,也未必不会走到清盘乃至债权重组那一步,你只能将你自己的目标推得更远。 华融道是另一个例子,闹到这一步,你只能等待遥遥无期的催收结束才能拿回自己全部的本金,中间不会有任何希望和改善。固然公告中声称良性清盘将保留催收客服等部门,但作为投资人也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已经宣告结束运营的机构中做最后的扫尾工作,做完就可能失业的情况下,你能拿出怎样的工作状态,又会以怎样的心态服务投资人?会不会比在一个持续运营有明天的机构与平台中工作更努力态度更负责? 展期并不可怕,投资有风险,而逾期风险是其中最可以接受的一种。这个国家仍然值得我们相信,钱并不是一定要握在手中才能安心。度过初期的措不及防,国家专门出台整治相关问题的国十条之后跑路、爆雷、甩锅等我们最怕的现象出现的几率正在无限缩小,没有必要太过恐慌。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投资人放松警惕掉以轻心,合理的监督诉求是必要且必须的,提前了解相关报警申诉途径发现有不对的迹象立即行动也是必须的。只是听风就是雨的随意起哄式申诉报警只会起到反作用,狼来了的故事你从小就知道。 我们仍然需要强调在5月及之前的警示后,心里有鬼有问题的早已经在6-7月该爆爆该跑跑了,那是P2P数年野蛮生长迎来系统性规范后问题的集中爆发期,不会有人迟钝到8月才行动。也所以,我们不能说维持到8月的平台都没有问题,但至少这些平台基本上不会有太严重的问题。而大家也可以看见,危机已经渐渐进入尾期,出现逾期展期问题的平台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只要恐慌情绪不继续蔓延,这场危机我们已经无限接近于撑了过去。 不是笔者在为P2P平台站台,笔者也知道身处恐慌中的投资者们很难保持绝对理性,以上内容仅为笔者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分析,不求为您信服,仅供投资者们参考。P2P平台作为国家金融秩序中毛细血管的作用已经得到国家的承认与重视,而这场因恐慌而起的P2P金融危机,其实唯有您的信心与信任,才能被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