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态势,不但发行产品的银行家数、发行产品数量较第二季度有所减少,平均收益率较上一季度也出现环比下滑。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购买热情也开始出现降低,第三季度购买理财产品金额由二季度的8994亿元降至3972亿元,降幅逾五成。 2018年第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出现萎缩且产品预期收益率持续回落。 普益标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至9月份,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从二季度的506家降至434家,发行银行数减少72家,中国商业经济网,产品发行量减少2756款。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64%,较第二季度下降0.15个百分点。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第三季度的低迷,显然也影响到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证券日报》记者根据iFinD数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7月份至9月份,共有逾千家上市公司发布了5438份涉及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这一数量较第二季度13225份购买理财产品公告有了大幅减少。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披露的购买理财产品金额约3972亿元,较第二季度的8994.06亿元同样有了大幅下降,降幅高达55.83%。今年9月份,海螺水泥以25亿元自有资金认购交通银行的“蕴通财富”定期型结构性存款产品,这也是三季度最高的单笔委托理财。而在第二季度,委托理财金额超过20亿元的交易并不稀缺。 相对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期限及类型,三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以及保本浮动类产品仍是各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最爱。90天的期限理财产品获得的认购比例最高,但也不乏期限只有短短几天或十余天的理财产品。 在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的资金上,闲置募集资金仍是主要来源,但自有资金数量也在提高。根据iFinD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相关的公告近3000条,而同期利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数量为约1370条,但一数量这较第二季度的1028条有了大幅增加。(记者 吕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