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6月28日中国江西网) 十九大报告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近年来,江西省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这其中,中小企业发展得到全面提升。今年1至4月,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16亿元、利润总额3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21.6%,增速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8.9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省始终把中小企业的培育、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不断强化政策供给、资金供给、人才供给、服务供给等,持续的多方面的供给扶持为我省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例如在政策供给方面,江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给中小微企业“发红包”。如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江西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30条》等,这些顶层设计让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健全的制度保障,现在这些被人们形象喻为“小船”的中小微企业也能够不惧风浪“见彩虹”了。由此,我省中小企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势头。截至去年底,商业信息,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达到11514户,全年新增1613户,同比增长16.29%,新增户数及增长率均位列全国第一。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本土的中小企业把创新视为“生命线”,日益成为红土地上创新的主体。我省的中小企业都在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这些企业通过将创新创业作为终身追求,从而不断增强了自主创新的自信和创新成果。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有39个省级、7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共培育认定40个省级、1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这些双创示范基地和示范平台正是我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创新发展的具体成果。 当然,中小工业企业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笔者认为,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和优化技术改造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专项财政支持的投入力度和投入方向,通过财政资金的运用,有效发挥其支持性、导向性作用,既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又能引导中小企业将减负节约下来的资金和资源投向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产品,投向技术提升环节,增强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提升我省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减轻企业负担,外部环境的改善只是外因。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转型升级的能力,提升企业“内功”。只有做好中小企业发展的“加减法”,才能进一步激活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让这些企业迎来新时代发展更灿烂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