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 “20 · 40 大家 · 回家”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二十周年特别活动在上海举行,活动当晚,杨丽萍、叶锦添、秦海璐、汤沐海、龚天鹏、沈伟、谭盾、尚长荣、魏海敏、焦晃等众多艺术家分享了20年来自己与艺术节的不解之缘。陶虹、奚美娟讲述《我们的20 · 40》,回望她们20年来的初心与感怀。
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我没能亲自去到现场只能通过网络来关注这届艺术节,但作为一个艺术的狂热爱好者,特别是我创办女娲艺术以来,任何一场艺术盛会我都不想错过。难得的是,还有众多艺术工作者齐聚一堂,虽然他们都是盛名已久的老艺术家,但我从他们的演出、分享中看到的,却是经久不衰、愈加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本届艺术节带给我的感动,还来源于这些着眼于现实,以青年人视角用艺术观照社会生活的年轻艺术家们。
金秋十月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同样也是播种希望、畅想未来的好时机。作为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今年迈入第七个年头。本届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于10月21日-27日举行,六部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委约作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部邀约作品将相继上演展出。
这些作品或带着思辨的眼光,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语汇,将日常生活与热点话题呈现于观众面前,令人深思回味;或是在讲述中国故事、吸收传统文化精粹的过程中,寻找到青年艺术家的立足点。尽管尚在创作起步阶段的他们粗粝、朴素、直接,却也用大胆、自信和无穷的想象力打动着口味挑剔的观众与行家前辈。
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青年艺术家陈凤华的展览作品《处女作》,作为“扶青计划”七年来委约的首部策展作品,艺术展览《处女作》一经推介就引发了大家如潮般的关注。
第一次画画时,你是几岁?如果把这个问题丢给城市里的青少年,这个答案或许是五岁,甚至是刚能握住画笔时的“涂鸦”之作。可把这个答案抛给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们,有的老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未曾有过一个时刻,可以安然坐在画架前,手执画笔,信马由缰。参与过奇幻装置剧《爸爸的时光机》展现木偶机械的精巧,也曾为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营造神秘与梦幻,这一次舞台设计师陈凤华跋山涉水,为印证博伊斯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在陈凤华看来,这些未受过美育教育的老人,也应该有表达的权利。
作为主创,陈凤华深入偏远山区,鼓励一生都在山村生活的老人拿起画笔,画出心中所感。有人笔触成熟,不一会儿画布上就出现了她裤腿上的纹样;有人线条幼稚却起笔凝重,仿佛再厚重的颜色、再多的渲染都无法寄托对土地、对亲人的复杂感情。
从艺术的角度而言,他们的这些“作品”称不上是画,可对于作画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却极有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接近诗意的时刻。这样一幅幅新鲜诞生的“处女作”,对于其中一些百岁“新秀”而言,也有可能是生命最后一次具象化的表达。我想,这些老者源自内心深处的生动创作,不正是“艺术平民化”最纯粹的诠释吗?
女娲艺术创办以来,由于工作原因接触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艺术家,也因此成功签下了以闫楠为代表的100位青年艺术家,他们创作的初衷、表达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最终,都是希望原始艺术能够深入平民大众,不再被束之高阁,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受众建立起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联系方式。他们与陈凤华一样,愿穷极一生追随自己的艺术生命,哪怕前路艰险,哪怕走下神坛还需要那么一些时间。
女娲艺术创始人刘若溪
创业的这半年多来,我不是在探访艺术家的路上,就是和设计团队一起潜心研究这些原创的艺术作品,生怕辜负了艺术家们对我的信任,也怕重口难调,怕最终呈现的艺术衍生品不是消费者心目中的样子。好在,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走向艺术的努力与坚持,始终带着敬畏与尊崇之心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又一个艺术展览、艺术盛会、艺术论坛……我要让自己做到,既能深入理解艺术家渴望表达的情感与心声,也能快速捕捉新一代艺术爱好者不断变化中的真正需求。
1999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举办。20年来,艺术节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逐渐成为汇聚世界一流演艺资源、演艺人才的艺术“码头”,同时也成为推广中国优秀文化、激活国内艺术原创力的“源头”。众多艺术家与艺术节共同成长,一批批“青年艺术家”从这里启航。我也希望,女娲艺术能成为各位艺术家二次成长的舞台和土壤,希望更多的原创艺术能从这里走向大众,“这是一件属于你的艺术品”,让艺术衍生品真正属于每一个个体,正是我人生最重要的理想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