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转型发展,近年来,弶港农场公司工会立足工会职能,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作用发挥为关键,以职工满意为标准,突出服务职工、突出产业发展、突出改革创新,职工培训成为了成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研究生产技术的“攻关站”、推动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推动职工致富的“加速器”。 培训目标精细化:求数量更求质量,重实用更重能力 “今年我们报了16项培训,涵盖了安全生产、电商运营、种养殖技能等方面。”三月初,弶港农场各基层分会报来了今年的农工培训计划。 “每年对各类基层分会上报的职工居民培训计划,我们都要进行整合、分类、协调,这可是项“大工程”,我们得多了解职工居民想学什么,现在流行什么,学什么最实用,这样排计划才科学。”工会负责人周春柏说。 “以前只知道埋头做零工,年纪大了也不懂什么专业技术,自从参加了培训,加了老师微信多讨教,我种了西红花,收入比从前高多了。”70多岁的退休职工邵阿锁在听完培训后试种了1.7亩西红花,一年下来净收入居然达到8.1万元。 眼下,弶港农场工会通过“量身定制”集中培训,重点增强了职工居民的技术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为公司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为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居民增收、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做出了贡献,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培训对象多样化:在职农工是主体,待业青年需参加,帮扶对象可吸取 “我是看了农场全国农业劳模常用旺的先进事迹才创业的。”原一分场职工张玉平是农场出了名的贫困户,说起当年创业致富的故事,他深有感触地说,多亏了农场为我们这些困难职工撑腰。 通过张玉平这样的例子,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多数职工居民求富怕亏,加上生产技术、资金缺乏,难以迈出创业第一步。不冲破思维瓶颈,消除思想上的障碍,就不可能激发创业热情,更不可能增强他们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 如何纠偏,急需作答。通过调研,弶港农场工会将培训对象具体分为了三个类型:一是从事种养殖、农机服务业、畜牧业等并直接参与公司转型发展的在职职工;二是大专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的待业青年。其中表现优秀青年,公司结合实际需求和用工,招聘时可优先考虑;三是农场精准帮扶对象,对有劳动能力的,采取产业扶持、转移就业、资金扶持等措施,实施“开发式”帮扶。通过产业捆绑带动脱贫,转移就业促进脱贫,教育培训支持脱贫。 培训内容菜单化:主菜突出专业性、适用性 如何解决培训后“就地消化”的问题是弶港农场工会的成长之痛,也是希望所在。工会发现农场特色优势产业西瓜、西红花、西兰花和富源养殖合作社需要大量日常性和季节性用工,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务工都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工会牵头以“三西一社”工程建设为培训主菜,积极开展职工劳动竞赛,突出“绿色、生态、精品、效益”,以设施化、标准化、科技化、精品化为主攻方向,不断激发了职工群众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目前,以“三西一社”为主体的大户和合作社,已为近千名转岗职工和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使他们走上致富之路。 “参加培训,有了收入,没想到还能得奖。”农场职工臧新军欣喜地说。农场工会积极与地方工会对接,所开展的种养殖劳动竞赛已连续3年被盐城市总工会纳入《盐城市总工会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其中西红花种植竞赛项目被盐城市总工会列入重点职工技能竞赛,成为盐城市唯一一家种养殖项目,臧新军等6名职工被授予“盐城市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 培训地点多元化:强化内外互动,搭建创业平台 老徐原是农场社区一名大棚西瓜种植户,由于体能不济致使管理措施不到位,连续亏损多年。2019年他在工会的引导下前往上海、芜湖等地学习交流技术,只用3年多时间就还掉了全部欠款。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农场无偿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提供一条龙服务,现在我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还有大笔的存款,创业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弶港农场工会顺应职工致富的迫切需求,以新型实用技术培训为切入点,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按照序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周边乡镇进行技术交流,共享种植经验,高频互动,共同提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定期组织职工前往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学习交流技术。采取联建联动的方式,与各地龙头产业合作社强强合作,重点调研和考察致富品种、管理模式、销售渠道、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结成生产、技术、销售为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市场的能力。考察回来后公司工会组织开展大讨论,谈收获、找差距、话发展,有力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发展产业的信心。(江苏省弶港农场有限公司 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