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集除旧布新、祭拜祖先、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944年的春节,距今已经快80年了,但对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城壕村的村民来说,那个春节是他们过的最欢乐、最轻松、最难忘的一个节日,至今村里健在的老年人讲起那个春节还如数家珍,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春节,为什么让人难忘那,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由文艺工作者和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从根本上回答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则问题。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的号召,1943年冬天,延安各剧团、文工团经过文艺整风运动,纷纷赶排了一批联系边区实际的秧歌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准备下到各专区去演出。11月2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为下乡的延安文艺团体召开欢送会。关于下乡地区分配,决定鲁艺去绥德、联政去三边、民众剧团到关中、西北文艺工作团到陇东。西北文艺工作团与民众剧团、杂技团、群众报社部分同志组成“边区文协宣传队”(又称赴陇东演出团)。领队柯仲平、秦川、马健翎,秘书谭吐。11月30日,文工团冒着严寒,从延安出发,经甘泉、富县、黑水寺、合水西华池,12月3日到了陇东分区驻地庆阳城。当文工团大队人马到陇东分区的镇原、曲子、环县、西华池等地巡回演出。 二、边区模范村——城壕村 城壕村当时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分区华池县温台区四乡管辖,这里曾经是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创立的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也是后来形成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城壕村在特等劳动模范张振财(张振财190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命运多舛,但却对幸福、丰衣足食的生活有着强烈的追求。他曾为刘志丹率领的游击队买弹药、送情报。还见过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懂得许多革命道理。)领导下,组织了变工队,当年就使变工队各户共收获粮食280石,比上年增加113石,做到了“耕二余一”。城壕村的植树造林、扫除文盲、优待抗属工属、改造教育“二流子”和支前、通讯、站哨、防奸等工作样样出色。张振财当年先后被评为华池县、陇东分区劳动英雄和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城壕村亦被评为边区模范村。陇东演出团在庆阳演出期间,陇东专员公署马锡五专员建议他们去华池县采访边区特等模范村——城壕村。当时,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音乐家张寒晖和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著名诗人柯仲平一道,穿越人迹罕至的子午岭林区,来到陕甘宁边区大生产和文化、卫生模范村——城壕村采风。柯仲平和张寒晖一来到城壕村,就与特等劳动模范张振才交上了好朋友。一块去坡上背柴禾,一块垫羊圈,一块抡锹头,一块铲地边,三人一袋烟递过去又送过来,通宵达旦,说古论今。1944年的春节,柯仲平和张寒晖是在城壕村度过的,两位文艺工作者和他们一起打年糕吃年糕,一块喝米酒,话不离嘴,歌不离口。这期间,两位文艺工作者广泛深入群众中,充分吸收陇东民间文化元素,各自创作出了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三、柯仲平与大型歌剧《模范城壕村》 在模范村的日子里,柯仲平这个爱激动的诗人越发终日生活在激动里。白天,他东家进西家出,和群众谈心交友,倾听他们的诉说和呼声,并仔细记录,收集了不少素材。夜里,他伏案走笔,忙着把城壕村写成剧本,让文工团去排演。没几天,一个能上演3个小时、40场戏的大型歌剧《模范城壕村》写成了。《模范城壕村》成功再现了城壕村创建模范村的过程,歌剧中共出现了22个人物,几个主要人物都刻画得性格鲜明。劳动英雄张振财公而忘、献身于模范村的事迹被生动还愿;二流子董生财被写得活灵活现;生财妻的刚毅、满宝妻的泼辣、都跃然纸上,在延安等地巡回演出时引起轰动。这个剧本,在1944年4月2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文委召开的春节期间文艺下乡演出总结大会上,获得剧本创作一等奖。《模范城壕村》被收录在《柯仲平纪念文集(三)》中。 四、张寒晖与革命歌曲《军民大生产》 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山村里,经常听到农家磨窑里传出农妇、村姑哼唱的一首传统民歌《推炒面》的歌声:“鸡叫头绽哩么呼儿嘿,叫二绽里么呼儿嗨,我给干哥哥么,齐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罗呔,推炒面呀么呼儿嘿……”这歌声,伴着“踢踏、踢踏”的驴蹄声和“咣当、咣当”的箩儿声,分外动听。张寒晖非常喜爱这首民歌的曲调,便从农妇、村姑那里学了来。此后,他给这个曲填了新词,创作了反映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军民合作歌》,并将歌唱形式由《推炒面》的独唱改为“一领众和”。起初,这首热烈、雄壮的劳动号子,是作为张寒晖创作的秧歌剧《军民合作》的主题歌传唱开来的。后来,经过他的再创作,这首歌的歌词增加到十段,故而又名《边区十唱》。它很快传遍了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四二年呀么嗬嘿,大生产呀么嗬嘿……”那优美雄壮的歌声,激励着解放区广大军民开荒生产,支援前线,为彻底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而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后,《边区十唱》又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熔铸提炼,歌词精炼到五段,并定名为《军民大生产》。至今,这首优秀的陇东民歌仍然广泛流行全国,成为我国革命文艺宝库中的一枚珍品。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源于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而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要。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五千多年,就是在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推动作用。因此,文化发展必须以实现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为基本价值导向。只有坚持文化发展来源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发展的新局面。
如今,城壕村与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一样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正在大力建设乡村振兴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坚信,城壕村的每一个春节都会更美好、更欢乐、更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