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图片 生活 公益 热点 健康

商讯

旗下栏目: 电力 商讯

乡村里的影像馆

来源:网络 作者:小布点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作者:刘一川 一年一度的五一黄金周如期而至,当人们迫不及待地奔赴自己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时,刘振锋先生又一次从广州出发,驱车前往远在河源的老家。刘先生此行是专程去拍摄家乡的在世老人。这个拍摄计划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快十个年头。作为一名活跃的

  作者:刘一川

  一年一度的“五一黄金周”如期而至,当人们迫不及待地奔赴自己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时,刘振锋先生又一次从广州出发,驱车前往远在河源的老家。刘先生此行是专程去拍摄家乡的在世老人。这个拍摄计划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快十个年头。作为一名活跃的导演和制片人,他拍摄过不少关于家乡的纪录片,所制作的电影《裂流》、《急火攻心》、《拯救悲伤者的两种方法》等等曾多次在平遥国际电影节夺得嘉奖。但这一次刘先生的拍摄计划,却不同寻常。

  刘先生自幼随父亲在城市生活,但从小每逢老家红白喜事,父亲都会从百忙之中带他回老家帮忙。父亲的对待乡情的执着与忠厚,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他也一直挂念着在老家独自生活的奶奶。空闲时,他常会回老家看望奶奶。但刘先生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为工作奔波,回到老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直到2014 年,在回老家探望奶奶时,刘先生发现奶奶苍老了不少,言行举止有些不能自控。直觉告诉他,奶奶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这是令人悲伤的事实。在她剩下的岁月里,记忆像秋天的落叶,一片一片飘落尘土。在她记忆完全消失之前,出于职业嗅觉喝敏感,刘先生希望能为她做点什么。他小时候听奶奶讲过很多关于她和整个家族的故事。如果不记录下来,她曾经的那些故事就将烟消云散了。奶奶一生勤劳坚韧、善良、质朴、友爱,一直照亮着整个家族的前行。刘先生觉得不能错过她生命的最后时光,于是决定拿起摄影机,制定拍摄计划。

  2014年清明节,刘先生带着团队回到故乡开始拍摄奶奶的日常生活。与其说是拍摄,不如说是陪着奶奶过一段平静清闲的日子。同时,刘先生也特意交代摄影师在村子里多拍摄其他村民的日常生活。没想到,在回到故乡的第二天,隔壁就有位堂叔去世了。随后,所有亲属必须要到场商讨如何安排葬礼,刘先生代表家族参加。族群里有位德高望重的主持人提到了在葬礼上摆放堂叔遗像的事宜。他儿子回屋四处寻找,结果除了他父亲的身份证里有一张头像照片外,再也没有找到其他照片了。他问刘先生能否把身份证里的头像拍出来再放大。刘先生说可以试试,但结果很不理想。最后,堂叔的葬礼上没有摆放遗像。农村老一辈的人,在进入古来稀之年都会给自己准备好棺材,以备急需。当时农村的葬礼上已普遍开始摆故人的遗照,以供悼念。那时,我们早已步入手机数码时代,但堂叔竟然连张照片也没有,这件事对刘先生触动很大。

  之后,刘先生回到广州继续工作。在与父亲的一次通话中,他偶然得知一位与奶奶关系要好的邻居婆婆得癌症去世了。刘先生感到震惊,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似乎还没来得及好好告别,就消失了。刘先生翻看了拍摄素材,她也在出现拍摄的照片里。镜头里,她面容慈祥,行走自如。她还经常送菜给奶奶,偶尔还会坐下陪奶奶聊天。电脑屏幕上的画面是她生命中最后的影像。刘先生将她的影像剪辑出来,用微信发给她的儿子,希望亲人在怀念她时,看到她生前的视频画面,能感到一些温存。

  

 

  --邻居婆婆陪奶奶聊天(2014 年 4 月)

  

 

  --壁屋的老奶奶给我们送菜(2014 年 11 月)

  这件事后,刘先生意识到他记录的不应该是奶奶个人,而是一个群孤独守在村落而被死神无常眷顾的老人年。这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因为随之将时常面临死别的煎熬。但尽管如此,刘先生只要有时间,还是会回村里给老人拍摄照片和影像纪录。

  死神好像要席卷这个可怜的村落。不久,有位堂伯身体不适,到市区一查便是肺癌晚期,家境清寒无奈放弃治疗。刘先生决定把他生前最后的时光纪录下来。同年十月,堂伯便匆匆去世了。刘先生把堂伯生前的影像剪辑好发给他儿子,也是刘先生对他最后的敬意了。

  

 

  --身患癌症堂伯最后四个月病逝(2020 年 10月2日去世)

  

 

  --抄礼谱的堂伯病逝(2019 年 12 月17日去世)

  

 

  --外公一家的合影(2019 年9年26日病逝)

  

 

  --叔公在祠堂入伙吃早餐(2020 年9 月8日去世)

  

 

  --伯母婚礼上帮忙(2020年2 月病逝)

  

 

  --阿棋叔公在婚庆上帮忙洗碗(2022 年 12 月8日去世)

  

 

  --大伯一家合影(2016年1月24日大伯病逝)

  

 

  --伯婆在村口(2023年2 月去世)

  “一个人死了几个月或几年还会有人想起或者谈起,但过了十几年几乎就全被遗忘了,甚至亲人的记忆也开始模糊。卑微的生命彷佛流星划过,消失地无影无踪。有些故事还没讲完,就匆匆地走了,”刘先生说。

  作为一名影像工作者,刘先生逐渐意识到用影像纪录老人们最后时光的重要性。逢年过节,回到故乡,他便抗着摄影机游走村子,用不打扰别人的方式,沉默不语地记录着正在发生的一切。

  2019年,刘先生老家需要修缮祠堂。负责人找到他,希望他用影像记录整个过程。“祠堂作为农村最重要宗族关系体现,也是唯一维护宗族的关系支柱,”刘先生说。

  

 

  祠堂玉堂公后面(2015年,改造前)

  

 

  祠堂里面(中上厅)(2015年,改造前)

  

 

  祠堂改造中(2019年)

  

 

  祠堂改造中(2019 年)

  祠堂修缮除保留原来的格局外,是否要结合当下的流行文化,具体该如何体现祠堂的特色?大家陷入了迷茫和纠结之中。祠堂是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保留与创新两个方向,大家相争不下。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大家决定保留主体结构,部分区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刘先生还提出利用当下日益便捷的视频媒体,在祠堂里建立一个宗族影像馆。但也有人认为,把那些过世死人画面展示给人看,担忧不吉利,影响风水,当地也没有这个先例。

  刘先生说:“以前没有影像,没有照片,我们后辈对过去的记忆,全凭长辈口传叙述。如今照片影像随手可得,我们要充分利用,以便在老人过世时,能把他们生前的影像集合起来,用影像与文字来记录逝者的生平。影像馆的意义是用真实的画面,生动描述,给人真切、肃穆之感。当后人在文化馆内观看到他们亲人的音容笑貌,将是何等心情。我们如何看待前人的生命,后人就会如何看待我们。每个生命终究会尘归尘,土归土。生命延续不断,祠堂香火不断,这就是乡村影像馆的意义。影像和族谱的目的一样,一种是文字记载,一种是时空记载,两者都在书写历史。”

  最终,修缮后的祠堂建立了村民的影像馆。当人们来祠堂缅怀亲人时,看到先辈的影像,仿佛是另一种形式的重逢。祠堂以一种更鲜活的形式,把逝者和生者重新连接起来,也让整个宗族更加充满凝聚力。祠堂是逝者的归宿,也让生者找到自己的根,它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愿刘先生原创的祠堂影像馆继续用鲜活的形式,为我们的传统带来不息的生命力。

  

 

  祠堂改造后正门(2020年)

  

 

  祠堂改造后(2020年)

  

 

 

  祠堂改造后鸟瞰(202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内容不当,请联系我们qq980047777及时修正或删除。谢谢! http://chinasyjjw.com
责任编辑:小布点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