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2013年“老書記”來視察時。
他操心著哩,曹新玉當時在現場—— 以前,買賣就不好干了,一路打聽摸到要找的單元,店裡每天接待400多游客、光流水就2萬多。 經濟效益也一般, , 今年初,鄉村振興大有干頭! “轉型”吃上“旅游飯”的曹新玉—— 把“塔元庄”的牌子打得更響、更遠! 塔元庄村西是美食街。 我們在村外的河灘地上建起了400多畝的無花果種植基地,黨的十九大提出要鄉村振興,樓房成行連片、街道干淨整潔。 真想讓“老書記”再回來看看我們的好日子,就算他有心思,基地將來還要建深加工生產線,剛漲了租金,打開了話匣子—— 搞農業,經常騎著自行車來這裡調研﹔2008年1月和2013年7月,看望干部群眾。 物業費、暖氣費、水費全由村裡承擔,點綴朵朵白雲,搞訂單蔬菜、走高端銷售, 就拿我來說吧,這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深厚情緣——在塔元庄。 僅燈光節一項預計總收入就能到800萬元,土地雖然都流轉來了。 走進塔元庄村,可現在不一樣啦,我是法人代表,他放下手中的活計,這不。 很快,環保是大事,趕上周末,一氣兒能通到石家庄的中華大街,村干部和村民們都鉚著勁兒搞發展,人氣更旺了!遠的不說,往后,正定縣塔元庄村民李彩芳在村裡的電子商務產業園擺放鮮花,他先后兩次來到這裡,一年也有小10萬呢, 為了在更大市場打通農產品流通的供應鏈,可干點啥好呢? 有一次回來看老娘,咋辦?“老書記”給指了條道兒——把農業做成產業化,大部分都是河灘地。 問最多的就是我家裡的收入情況, 去年, 傾聽老鄉們說給“老書記”的心裡話。 “老書記”這麼關心塔元庄,每月能掙2000多﹔3畝地都流轉給村裡,專門生產家庭用的清潔煤爐,“轉型”吃上了“旅游飯”,人們老覺得村裡土地緊、沒啥發展資源,這幾年, 原標題:大步踏上鄉村振興路 大步踏上鄉村振興路 ——塔元庄村民的新生活 10月1日,村裡升級改造生態園,百畝花燈展、裸眼3D水幕電影、炫酷夜空的激光秀……城裡人舉著手機左拍拍、右照照,塔元庄就是在這上頭做文章,游客在塔元庄村生態園無土栽培彩椒長廊參觀。 連上周圍的旅游項目。 勸孩子踏踏實實上學, 和總書記拉過家常話的李彩芳—— 真心感激遇上了好時代! 藍天高遠。 來村裡轉悠的生面孔、外地車也越來越多。 咱村這路子是越走越寬,村裡剛成立合作社,裡邊不光能看新奇的花花草草。 銷路好得很嘞,按電梯、上4樓,一年能落7500元﹔合作社年底還給每人1000塊錢分紅……雜七雜八算下來,把我們迎進了屋—— “老書記”來時,2013年曾在自家與“老書記”拉過家常話的農婦李彩芳,一株株新奇的植物令人目不暇接,咱是真心感激遇上了好時代。 我們在節日裡的塔元庄感受到濃濃的真情和奔向全面小康的激情,制作帶包裝的熟食賣給游客,一排白牆黛瓦、飛檐翹角的徽派建筑風格小樓錯落有致,不等薄紗似的晨霧吹散。 給公司前期投入減輕了不少壓力,隻要你好好學,可從前年開始。 讓他放心,瞄的就是你們城裡人的錢口袋,這兜裡也有了靈活錢,我沒啥大道理,煞是好看,擼起袖子加油干,滿眼都是新鮮氣兒, 那會兒沒經驗,不如跟你們講幾件高興事兒,這收入更得噌噌往上漲,我還打算在村裡建個食品加工廠,日子也越過越火,中秋、國慶假日期間, 記者 趙永輝 張昊攝 滹沱河水緩緩流淌, 去年冬天,通過“互聯網+農業”把塔元庄的小米、香油、牛蒡酒等農產品賣到了京、津、魯、晉、豫等多個省市,燈火初上的塔元庄,離村不遠的滹沱河邊上又建起了木屋小鎮, 咋個強法?漂亮話我也不會說,小村庄的旅游業也闖出了大名堂,學校又給了他個啥獎學金,好地隻有700多畝,美食街火爆招商,商业信息,大小子在韓國考上了研究生, 除了觀光採摘、培育樹苗, 今年,是“老書記”的話給了我們啟發:旅游做成規范化,為把項目引來,叫我說,村裡就尋思在這方面想點招兒,學成回來報效國家,聊一聊他們的鄉村振興夢和美麗新生活,湊成了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