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自2016年全面推广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诞生了数量众多的特色小镇。 据地产数据研究机构克而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共有2000余个小镇被官方列入创建行列,其中既包括住建部已公布的前两批403个特色小镇,还包括其他部委各自垂直领域的小镇、省级行政单位公布的省级特色小镇,以及企业主导操作的小镇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认为,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而言,最为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打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界线,而特色小镇建设,就有利于在这样一个合理的空间范围内融合城市功能和乡村功能,进而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市场认知与操作错误等因素影响,特色小镇建设也开始出现一些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 对此,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事实上,这也是“特色小镇”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杨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总的来看,在管理层推出前两批示范项目并充分总结市场经验后,预计随着此次政策的出台,未来特色小镇建设将更加规范化,而这也有望成为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上岸点,尤其是在投资建设治理过程中,更是可以引入PPP模式,使房地产企业在原有的二级开发贷、基金融资的基础上,增加PPP项目融资渠道,有助于房地产企业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长彭程认为,PPP模式不仅是一种投融资方式,在宏观上更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可以说对特色小镇的长远科学发展非常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