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英文版周三原因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政府今年可能进一步下调新能源汽车补贴,在2020年底彻底取消。此举预计将加快无竞争力的公司被淘汰出该行业的速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参与这一计划的起草工作,他表示:“这一措施原定于2017年底公布,但有一些争议,因此被推迟了一段时间。” 他在广西柳州举办的一次新能源汽车论坛上对《中国日报》记者表示:“有关部委,包括财政部和工信部,已就草案定稿达成共识,并提交最后批准,因此我相信将会很快公布。” 吴志新没有透露现有补贴将被削减多少,只是表示,2017年有资格获得补贴的汽车今年可以将他们的资格延长四个月。 去年年底国内媒体报道称,2018年起,续航里程低于1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补贴;此外,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将被叫停。在2017年度国家补贴标准中,针对续航里程在100到150公里间的新能源汽车,给予2万元补贴;此外,地方可以在国家财政补贴的标准上,给予不超过50%的地方财政补贴。 吴志新表示,削减补贴将使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小公司比预期更快地被淘汰出局,但那些业绩出色的公司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延伸阅读】 2018年成重要时间窗口 多方势力搏杀新能源车市场 随着技术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53%,市场占比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长将达到40%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这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吸引了更多的车企加入,而也预示2018年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未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产业集中度也将更高。 车市增长新能源车贡献近半 行业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乘用车市场增长处于低位,但新能源汽车却异军突起。 2017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初步统计零售274万台,环比11月增长11%,处于历年10%至20%增速区间下限;2017年12月同比增长1%,处于历年增速低位。与此同时,2017年乘用车零售年增速仅1.5%,远远低于前期7%增速下限。 而在车市整体陷入低迷的状态下,新能源汽车却成名副其实的增长引擎。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对2017年车市的稳增长贡献近半,全年增量达到20多万辆。2017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万辆,实现了贯穿全年的持续增长。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断提升的技术和产品质量加大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在电池成本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从最早的120公里,逐步提升至200公里至300公里,一些2017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续航里程甚至突破了400公里大关。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充电桩、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产品的外形越来越美观,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也就越来越认可。另一方面则是政策强力推进的结果。在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实行双积分管理、购车摇号以及一些地方开展的新能源汽车免停车费、过路费等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计划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比例达到50%,到2035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这一政策更是大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自主品牌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在市场一路走高的背景下,更多的自主新兴企业正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 在刚刚结束的美国CES上,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智能化SUV产品。与此同时,由威马汽车投资建设的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开工奠基,年规划产能达到30万台,而奇点汽车、前途汽车也在积极推进量产车上市工作。此前,蔚来汽车已推出首款新能源智能化量产车型ES8。 众多传统自主品牌也加大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力度。 北汽新能源公司近日称,北汽新能源对2018年的渠道、生态、资源整合、战略抢先、品牌等诸多方面的课题进行了规划。 一汽集团前不久发布了新红旗战略,新能源和智能化成为其中的重点内容。 东风汽车也计划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布局、技术研发、产业化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大提升。 江淮汽车在牵手蔚来联姻大众后,2018年三支力量将齐头并进,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的“江淮系”布局。 坚持“新高端”定位的观致,则制定了“两步同时走”的产品规划:第一步,2018年内推出现有平台的电动版,解决有无问题;第二步,同时开发全新GEV新能源智能车平台。 观致汽车CEO刘良表示,观致从成立之初就对新能源汽车作了规划,宝能的进入则让观致加速跑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对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层面也利好频出。发改委日前表示,未来将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加大对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支持力度。鼓励具有技术特色的创新型企业参与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国际合作、联合开发、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合资合作等途径,加快海外市场布局,鼓励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我国新能源智能化汽车产业发展。 “新合资潮”悄然兴起 在巨大的市场吸引和相关政策推动下,一轮跨国企业与国内汽车企业合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新合资潮”正在兴起。 前段时间,雷诺日产联盟与华晨汽车已达成协议,合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司。2017年上半年,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并计划于2018年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产品。2017年11月,福特汽车与众泰汽车也宣布组建合资公司,打造一系列经济型纯电动乘用车产品。而早在2010年,戴姆勒集团就与比亚迪汽车合资成立了腾势汽车公司,专门生产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产品。 丰田汽车近来也表示,丰田已经着手和合作伙伴,一汽及广汽集团讨论国产化电动汽车的事宜,并将在2020年引入丰田纯电动车到中国市场。本田汽车则宣布在2018年推出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专属电动汽车。通用汽车宣布到2020年前,在中国推出10款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年销量力争达到15万辆。福特汽车计划2020年前推出13款电动汽车,在中国所销售的车型中将有70%为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且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企业合资意向越来越强。 有专家表示,随着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不断丰富,原本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迎来重大变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必将迎来新的竞争挑战。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逐步加剧,高端紧缺、低端过剩将成为行业的主要矛盾。后续增长将更多来自于内部集中度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领先的企业将取得竞争优势。 罗磊表示,合资企业和新兴企业的进入必然会改变现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市场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但这也将充分激发良性竞争,更好地促进自主品牌的进步。 众多业内人士表示,竞争的加剧会促进技术的更加成熟化,研发成本会随之逐渐降低,让企业专注于技术提高并降低价格,让中国的新能源车真正形成良性增长。同时,这样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给了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产品同场竞技的机会,甚至还能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的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