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股票 券商 图片 生活 公益

消费

旗下栏目: 保险 理财 消费 银行

手机支付成中国“生活基础设施” 大数据催生新业态

来源:中国网 作者:小艺 人气: 发布时间:2017-12-10
摘要:核心提示:报道称,在中国,手机支付的便利性不断提高,已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催生了新服务。简单收付款的机制刺激着创业精神,还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的新业务。 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正在使用手机支付。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参考消息网12月10日报道 日媒称

核心提示:报道称,在中国,手机支付的便利性不断提高,已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催生了新服务。简单收付款的机制刺激着创业精神,还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的新业务。

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正在使用手机支付。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参考消息网12月10日报道 日媒称,在中国,用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基础设施”。在14亿人的消费市场上,年手机结算额在2年内涨了6倍,达到了约39万亿人民币。简单收付款的机制刺激着创业精神,还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的新业务。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6日报道,“走出码头,几十位车夫围上来”,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到上海时的第一印象是“害怕”。一个世纪之后,轮船变成了飞机,马车变成了出租车,但是在机场黑车司机围堵旅客的状况还是时有发生。

不过最近这种现象大大减少。“相比躲着警察围堵游客,在叫车软件上找人效率更高,”一位黑车司机拿着3部智能手机说。芥川龙之介曾经历的“百年风景”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而消失。

报道称,中国如今处在消费生活与资金流向显著改变的拐点。手机支付从3年前开始迅速普及,2016年支付金额达39万亿元,超过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获取14亿人的巨大消费力,创业者推出了共享单车和生鲜食品30分钟送达等全新的服务。手机支付的便利性不断提高,已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催生了新服务。

日本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实体店使用手机支付的人所占比例方面,日美德为2~6% ,而在中国,高达98%的人表示“3个月内使用过手机支付”。

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一天的交易量就有1.75亿笔。使用支付宝必须要进行实名认证。支付宝以每秒2000笔的速度积累着支付金额、商品、店铺名等消费信息,其中也包含了姓名年龄等隐私信息。

阿里巴巴的马云认为,数据将取代石油成为最强大的能源,在大数据解析和人工智能(AI)不断进化的当今商业环境下,庞大的数据是不可或缺的“石油”。

通过现代的“石油”能做什么呢?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成为关键所在。

让我们来看一看芝麻信用。芝麻信用以类似汽车计速器的画面显示用户的信用度,满分为950分。填写工作单位和学历等个人信息后信用分就会增加。

报道称,没有填写个人信息的本文作者的信用分为590分,而其频繁使用支付宝的中国友人的信用分则高达840分。

信用分高的话,能够享受使用共享单车免押金、赴海外旅游时免押金租Wi-Fi等特权。为了获得这些特权,中国消费者纷纷填写了个人信息。支付宝的数据不断增加的同时,信用分的信赖度也日益提升。

报道称,信用力评价在众多商业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的消费者金融公司推出仅根据“芝麻信用”最多免担保提供5000元贷款的服务。

想要获取富裕阶层需求的奢侈品店和希望根据收入水平提高广告效率的厂商也纷纷开始活用支付宝的信用信息。在当今的中国,阿里巴巴发现的“宝藏”吸引了众多企业。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CSO)陈龙表示,中国的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

责任编辑:小艺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