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制定《生态扶贫工作方案》,部署发挥生态保护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工作方案》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等12项重大生态工程,明确采取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等举措。 事实上,2015年以来,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路,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循环,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这种扶贫观念的指引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从而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四川省为例。2017年,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向四川省林业厅申请了35万元专项资金,启动了生态扶贫的“小蜜蜂计划”,在保护区内新建了3个蜂场,设有300多个蜂箱,吸纳保护区周边8个村落277户居民,成立了青川县落衣沟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高品质的唐家河蜂蜜。如今,当地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有二:到蜂场打工每日可收入100元,蜂场丰收后每户获得分红400-800元不等。 虽然“生态扶贫”以高效生态农业为突破口,进而推动精准扶贫。但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发现,生态扶贫目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青山绿水的天然优势,这些地区欠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化的剪刀叉,没有重工业,同时受地形地貌影响,交通不便,商品流通不畅,因而非常适合绿水青山的生态扶贫模式。然而,这种模式是否也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在生活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恶劣的西北地区,如何实现生态扶贫? 同时,生态扶贫注重在供给端发力,却未把消费端联系起来。“生态扶贫要做到位,还必须将‘绿色消费’结合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表示,“目前生态扶贫虽然有了良好的造血机能,但由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社会信任度低、规模效应低而导致价格高,生态扶贫这个新生儿还是不能茁壮成长。” 李蓝的担忧在市场得到了验证。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在现实中,生态产品却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一是价格过高。北京市场上,普通蔬菜每斤2-3元,有机蔬菜每斤15-20元,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如此高的价差。二是缺乏信任。不断曝光的有机产品造假丑闻,令消费者望而却步。生产者想卖卖不出去,消费者想买却不敢买。由于无法突破销售瓶颈,形成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受阻。因此,打通生态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流通环节就显得尤其重要。 为此,专家指出,应该以精准扶贫思路为指导,在全国精心布点选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取得经验,向全社会推广。 同时,要解决生态农业信誉问题,应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生态农产品提供有国家信誉保证的“生态产品认证书”,为生态农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和市场贴标签、开绿灯。 “更重要的是,要制定优惠政策,打通生态农产品与市场的流通环节。”李蓝解释,只要物畅其用,货畅其流,再加上生态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和规模效应,就会大幅度降低生态农产品的价格,并在价格上形成比较优势,最终全面占领市场。(阳爱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