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股票 券商 图片 生活 公益

商讯

旗下栏目: 商业

灶的故事:厨文化与厨之宝

来源:互联网 作者:小艺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7-18
摘要:中国人饮食习惯的一大特点,就是以热食、熟食为主,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以及烹饪技术的发达有关。在古书《吕氏春秋本味》中,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热食熟食,当然离不开灶,灶具为美食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

  中国人饮食习惯的一大特点,就是以热食、熟食为主,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以及烹饪技术的发达有关。在古书《吕氏春秋·本味》中,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热食熟食,当然离不开灶,灶具为美食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先决条件,却默默地隐于其后。“灶”这个字,左火右土,简体写法是火在土上燃烧,意思是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繁体写法的“竃”,是上穴下土,意思是在野外或家居烧煮用的土石设施。如此推理来,有灶必然有火。

  然而,我的这种观念竟然被上五年级的小外甥一下子颠覆了。一个假期,我去给他补习功课,看到“灶”这个字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知识渊博,我顺带着多说了几句:这个字呢,属于会意字,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cù)声,本义是用砖石等砌成的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我把汉语书上关于这个字的所有知识都点了一遍,正得意时,小外甥发问了:“你说的不完全对吧,我家的灶就看不到火。”书本上的内容在他这一问下集体沉默了,我费尽心思也没搜罗出来合适的解释。他家的厨房我还真没去过,因为厨房在我的印象里和油腻、脏污等词是分不开的。为了印证他的说法,我决定一探究竟。

  推开厨房门,我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那台“神奇”的灶具。在厨具分门别类、净洁清香的厨房中,这台叫作“厨之宝”的黑色灶具,看上去并没有很起眼。正当我走过去仔细观察它的功能时,准备做晚餐的哥哥走了过来,外甥描述了我的疑惑,哥哥哈哈大笑说:“这个东西是红外线聚能灶,烧起来看不见明火的,不怕风不怕水,也不担心熏黑锅的。”

  这台不怕风吹、不怕水淋、见不到火苗的“神灶”,真让我刮目相看,也不禁感慨起来现代科技发展之快之人性化。一旁的外甥颇是得意,继续缠着我讲和“灶”有关的故事。为什么火在土上燃烧呢?咱要先从火的使用说起。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一个叫燧人氏的古人,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学会了钻木取火,于是那个人就结束了吃生肉的生活,学会了用火来取暧和煮食,石烹时代便开始了,火是人类迈向文明很重要的一步。

  所谓“灶”,还有个常用含义, 指“灶君”,灶君就是我们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仙。外甥说:“我记得奶奶说,有个日子要祭灶神。”是的,小年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为什么要祭灶神呢?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关于祭灶,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火传说。中国人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柴”是生活中七件事中顶重要的一件。

  外甥又发问了:“阿姨,你小时候没有见过这种看不见火苗的灶吗?”这一问,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帮妈妈生火的一幕。我在农村长大,刚记事的时候家里还是大砖灶,有一张大桌子那么大,妈妈忙的时候我帮她抱柴生火,有时下过雨柴禾潮湿,火怎么也生不起来,最后还要惹一脸黑。再后来,家里用了铁炉,这当然没有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诗中浪漫,记得小时候早上还没起来,妈妈就在生炉子,又是扔小段秸秆又是燃纸,费好一番功夫才见下方有点零星的碎火,通常炉子生好了,屋子里也是烟雾弥漫,呛得人缓不过劲来。直到煤气的出现,才慢慢淘汰了柴灶和煤灶。但是煤气不太安全,做饭时油烟很重,火苗怕风吹灭,一氧化炭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大,这是大部分人不喜欢下厨房做饭的原因。

  自从出现了煤气灶,厨具企业就不断地探索创新,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各种各样先进的燃气灶。现在的燃气灶,在选择燃气、安装形式、安全保障上越来越完善,人们买燃气灶的时候更讲究的是漂亮、节能、卫生、方便。给外甥讲完和“灶”有关的故事,我也决定一试身手,来见识见识厨之宝红外线灶的神奇之处。

  结果,我做的晚餐菜肴虽算不上色香味俱全,但也不差,这当然要归功于厨之宝的相助。哥哥在一旁说:“自从安装了厨之宝,你嫂子还真没抱怨过不想下厨,烹饪经常都哼着小调儿,也是,厨之宝红外线聚能灶没有油烟,不怕风吹,夏天开着电风扇做饭完全没问题,不热。”都说新世纪女性的标准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看来,我也得备一台厨之宝,学着做一个优雅的厨娘了。

  厨之宝旗舰店:http://chuzhibao.tmall.com/

责任编辑:小艺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