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图片 生活 公益 热点 健康

行业

旗下栏目: 人物 观察 行业 政策

翻译,人和AI,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凉山在线 作者:小艺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8
摘要:前不久的博鳌论坛期间,腾讯携AI杀入同传翻译遭遇车祸这戏剧性的一幕引发翻译行业一片沸扬。在这个科技指数蹿升的时代里,译者是为数不多的文化再生产群体,而AI却仿佛定时炸弹似的,掌控着他们中大多数的神经反应机制。译者老师们似乎被裹挟着,AI威胁和质

  前不久的博鳌论坛期间,“腾讯携AI杀入同传翻译遭遇车祸”这戏剧性的一幕引发翻译行业一片沸扬。在这个科技指数蹿升的时代里,译者是为数不多的文化再生产群体,而AI却仿佛“定时炸弹”似的,掌控着他们中大多数的神经反应机制。译者老师们似乎被裹挟着,“AI威胁”和“质疑AI”的商业噱头烤炙着他们“原创价值”的灵魂。

  翻译界老将、传神语联董事长何恩培表示,翻译界正发生变革,万亿翻译市场正在因为“人机大战”而觉醒,“腾讯们”的现象是AI和翻译融合前进的必经之路,是变革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何恩培同时提醒,由于人工智能目前尚未成熟,跟人类智慧产物——语言的结合只是一个过程,而且永远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翻译。

  当被记者问及译者恐慌的原因,何恩培表示,恐慌是因为反差导致。过去人类译者对机器翻译的偏见和不屑,而这一代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翻译能力明显提升,提升程度超过人们的认知,使得人类译者恐慌,而被裹挟前进。同时,在期望与落差间,译者价值被遮盖形成“裹挟怪圈”。

  何恩培认为,翻译是人类真正的智慧高地,语言文字因人的存在而存在。语言文字是人类智慧的表达,从长远看来,AI应该能够超越人类的智力,但人的智慧却是难以逾越的。同时,语言具备民族性、不可论证性和不可推导性,几乎不能像ALPHA那样在自我生成棋局、自我对局训练中提升。目前很多应用机器学习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初级翻译将可能被AI替代,而高端翻译依旧属于人类译者领地。所以,译者应该拥抱科技、适应商业环境变化,格局、胸襟、深解文化一样不能少,做文化自信的引领者。

  不应恐慌 应有所期:未来AI将反超智力止于智慧

  恐慌是因为反差导致。过去人类译者对机器翻译的偏见和不屑,而这一代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翻译能力明显提升,提升程度超过人们的认知,使得人类译者恐慌,而被裹挟前进。同时,在期望与落差间,译者价值被遮盖形成“裹挟怪圈”。但现阶段这种明显的过度炒作是不正常的,这种“噱头”是对人类文明的不自信的表现,对人类文化、文明进步并没有好处。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是极具破坏性的文明自毁行为。

  围棋之所以可以被AI迅速超越,是因为围棋本身是有固定的规则,有确定的输赢结果,所以AI可以自我对局不分昼夜的训练。但语言不同,具有种族性、不可论证性和不可推导性,几乎不能像ALPHA那样在自我生成棋局、自我对局训练中提升。我看到有些报道在探索翻译的“自我对局训练”,个人观点认为,那最多是产生一种“机器方言”,如同一个封闭部落自我使用的方言,不可能达到符合现代社会人类需要的翻译水平。

  截止今天的人工智能还是咖啡中的勺子,浸泡在咖啡里搅拌咖啡,但并不知道咖啡是什么味道,只有人才知道。机器翻译更多是基于算法、算力利用语料数据训练的结果,难以达到人类的智慧。

  翻译是人类智慧的高地。语言文字是人脑“全息信息”的“一维表达”,对于语言的理解,是基于共同文化经历体验和共识的,不是单靠文字就可以理解的,两种文字的映射的是这两种文字背后的全息信息。所以,依靠大量一维语言文字的数据训练出来的翻译机器人,基本只能机械的“映射”,难以实现“全息信息”的转换。人类译者的不可替代性,在于人类有着共同的“全息信息”的理解分享能力。因此语言文字和翻译都将因人的存在而存在,是人类智慧的表达,从长远看来,能够超越人类的智力但难以逾越人的智慧。

  传神公司给做网文翻译的译者做提升培训,开班时有一个学生的翻译水平是团队最差的,但经过一周的启发、培训和演练,成为团队第三名。可以想象一周时间内有限的素材培训,对AI来说,可能还不够“塞牙缝”,更谈不上质量进步。但因为人的一周培训是“全息训练”,而AI只是“一维训练”,这是至今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不过,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在技术快速进步的将来,经过AI训练的机器翻译有望成为初级翻译的主力,高端翻译由人类译者再创造和生产。

  因此,不应恐慌,应有所期。

  依层分工协作 两大语言特性决定译者不可替代

  在何恩培的见解中,语言被分为四个层次:1.信号层; 2.简单信息层;3.语言感知、感受、交流;4.文化、专业。前两层是初级翻译属于智力范畴,以AI翻译为主基本上没问题。当下,计算、数据统计等能力已经可以实现弱人工智能。而后两层是高端翻译属于智慧范畴,今天的人工智能并不能顿悟,人的智慧很多时候是顿悟的,所以主力还是人类译者。

  总的来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语言具有两大特性,这两大特性说明语言是智慧的产物、是AI不可超越的。

  首先,在语言学上,语言具有种族性,语言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是不同民族对待事情的方法。例子:沙发为什么这样翻译呢?为什么不翻译成带皮的椅子?因为中华民族的字典里就没有对应的词,沙发是欧洲人对待站、卧、起、坐这些事情的处理方法,具有明显的种族独特性。语言的种族性是由文化背景支撑的,而文化是一种全息的东西,每一个文字可能都意味和承载着不同的场景画面,单一的机器纯靠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多方面的内在意义。译者往往必须多方面考虑再做翻译(演讲人的情绪、表情、语气、PPT、演讲事件涉及场景、观众的文化背景等等),这是在全息性的前提下,瞬间合成一个场景,再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机器翻译输入的只是干巴巴的单一信息,输出的结果自然不会很准确。

  其次,语言是一群人的共识,简单讲就是某事物大家都这样描述,因此也就这样表达了。比如“我去两天”并不是真的两天,可能是一个约数,这是人的共识,但机器只能翻译成两天。共识随着时间变化而偶然发生,机器短时间内不可能更精准表达出来。因为具有共识性所以语言具有不可论证性,比如“我差点没摔死”,逻辑上讲是死了,而实际上没有死。因为这是一种习惯性表达,不可论证。

  从“搬砖”到“用起重机搬砖” 译者定位在提升

  何恩培同时提出:事实上人类力量所能翻译的,是人类文明中微不足道的一个量,还有大量东西需要翻译,而人类译者不可能有精力翻译出来,所以我们应该庆幸随着需求的爆发人工智能出现了。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译者的收入不能水涨船高?为什么人们看不懂不马上交给译者或者翻译公司翻译?为什么译者会觉得翻译枯燥?其实是因为一种语言不翻译成母语,用户看不懂,但需要翻译的信息中50-70%属于简单信息,甚至是对用户意义不大的信息。也就是说,简单信息对于译者翻译来讲如同搬砖,没有价值感。对于客户来讲翻译是为了了解和理解,核心部分没有那么多,但不翻译又看不懂,所以用户会感到投入产出不合算。所以机器翻译的进步,不但可以帮助用户节约成本,而且可以让译者做有价值的翻译而感受乐趣。

  所以,译者应该从“搬砖”的定位到“用起重机搬砖”的定位。这就是传神提出的“人机共译”。人类译者可以将机器译者作为自己的团队成员之一,自己做这个team的leader,做体现人类智慧的、机器成员做不了的翻译,以及用人工智能翻译过程管理。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翻译这一个动作,完全可以作用于翻译整个流程。

  有数据表明,中国解放以来引进的图书大概17万种,而全世界畅销的英文图书大概324万种,大约95%的图书没有进入中国。不是中国读者不需要,而是很多外文书看不懂看不到。由此可见,信息量海量是可见的事实,这直接导致翻译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复杂,翻译效率和质量需要同步提升。因此,行业更应合理运用AI,快速完成低端翻译任务,解放翻译生产力;把更多的译者放在高级翻译领域中,创造更大价值。

  合理运用AI 做人类文明的“传神者”

  在采访中,何恩培呼吁业界:“人工智能是相互协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机器翻译替代简单劳动,智慧劳动人来做。译者有其特殊性,重视译者真正价值。”在何恩培看来,译者是一个伟大的人群,用总理的话说‘他们是人类文明传播的使者’,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不仅存在“搬砖”的纠结,还有翻译劳动按照字数计算的不科学性,比如译者为了将一句话翻译准确,查阅资料可能花一小时,但客户只按翻译字数算钱,这个显然不公平。最重要的是,译者的这种劳动价值难以被全球遇到同样情形的译者复用,所以价值又得不到体现。而全球可能无数人还在重复这样的工作,资源浪费巨大。

  “AI威胁” 论虽然唤醒人类重视人工智能翻译,但也给翻译行业造成困扰,使得学翻译的人为自己前途担忧,这必将导致翻译人才缺失,而翻译其实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这就会为人类文明传播速度和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何恩培认为翻译行业应该为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进步的到来感到庆幸,译者的生存状况将在这个时代得到改变。这也是传神正在做的事:希望所有的译者都能够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价值,做一个快乐的“传神者”。

 
 语联网聚集全球产能,这个产能不仅包括人的产能还包括机器的产能。通过语联网大脑实现质量控制,输出合格的产能,然后再输出给各个应用场景,未来人类跨语种沟通和信息不再是找翻译,而是在设备上或者应用软件上设置自己的母语即可。目前语联网已经接入很多合作伙伴和场景化应用,嵌入多样化翻译场景,语翼、TransnBox翻译机、小尾巴APP、云译客等等。传神公司的愿景是让人类沟通没有语言障碍,让人们如同水电一样方便地使用语言服务,用母语沟通世界。

  从何恩培的看法中,我们不难猜到,未来译者所必备的两大技能。第一不仅需要懂翻译,还要懂得利用工具和机器翻译完成,所以译者要适应新技术时代,拥抱变化提升自己,从单纯操作语言文字,到利用新技术来操作语言文字。第二不仅要会语言本身,更有价值的是深刻理解语言承载的文化,深度掌握语言涉及的行业领域,要让自己成为有专业的译者、跨文化的译者、能够基于场景的译者。简而言之,不欲被裹挟,格局、胸襟与深度技能开发皆不可少~

责任编辑: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