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资机构开始积极布局中国市场。近日,又有惠理投资、景顺纵横投资以及路博迈投资三家外商独资私募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基金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7家外资私募落户中国,准备分食国内资本市场“大餐”。 笔者认为,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机构纷纷多点发力,开始全面布局中国资本市场,而外资的进入也将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利好中国股市。 公开信息显示,自今年1月份富达利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获批成为首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之后,已陆续有瑞银、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顺和路博迈等7家外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落户中国。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外资机构设立外商独资企业以进一步开展与中国市场相关的业务,据统计,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排名前50的机构中,超过半数在上海设立了外商独资企业。 在中国市场的积极布局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乐观预期。宏利执行副总裁、亚洲财富与资产主管杜汶高表示,预计到2021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美元,涵盖公募基金、养老金和机构业务。公募基金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到2030年将达到约2.7万亿美元。中国养老金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美元。此外,到2021年中国机构海外投资市场预计将增长至1.4万亿美元。因此,中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市场。 近一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不断派红包。今年11月份,外交部宣布,中国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并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 1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进一步表示,中方决定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 笔者认为,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也给了外资机构一个进入的绝佳机会。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参与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有助于国内金融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企业治理水平,而且,也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