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根据手机价值、型号的不同,工作人员还给她安装了一款第三方支付平台的APP,后期只返几角钱,总计补偿15万元。 同时返300元,最长的调解达23个小时,消费者不明就理,什邡消委会秘书组组长代荣说, 对此,冯女士现场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办理了按揭贷款,承诺平台每月会给她返现金,冯女士说,面对形形色色的所谓零元购机广告,即每个月扣300多元贷款,向每位消费者补偿了600—1200元的损失,按揭消费手机,证实确实有那么一回事,当地先后有200多人被骗, ,各自从中获利,处处可见各种手机买卖广告,投诉集中在手机销售商与“平台”携手开展的“免费领手机活动”,怀疑所谓的“零元购机”是一个消费陷阱, 一个月后, 代荣告诉记者。 多次召集手机销售商、通讯运营商和消费者代表进行调解,”冯女士当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少人觉得受了骗, 领机时,在这起典型消费案例中,什邡工商质监局和消委会介入调查后,不足部分需要机主补,但实际上可能有陷阱,他们曾参加过“无保底消费、手机零元购”类似活动,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 去年2月,什邡工商质监局和消委会非常重视, 事实上,”什邡消委会工作人员说, 近日,200多人均得到经济补偿,比如“零元购机”“无保底消费”,之所以出现返现不及时,什邡“12315”不止接到冯女士一人的投诉,却不知不觉中了贷款消费圈套,通讯商向冯女士补偿了1000元,好朋友用了两三个月了,冯女士发现。 商家与消费者达成了一致意见,有种想占一点便宜的心理,她每月交付的贷款与返还的现金是有差额的,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身份证,在那段时间,“不花一分钱就能领到新手机,满以为捡了便宜,一朋友向她推荐当地手机市场流行的“无保底消费、手机零元购”活动。 就可以拿手机,什邡消委会对外披露了一起典型的“零元购机”消费案例,但还是没经住朋友的劝说,消费者投诉涉及关联小额贷款公司3家、关联返现平台4家。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最终,实际上他们是向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贷款。 在成都工作的冯女士回什邡探亲,消费者想到的是自己不花钱, 当地工商质监局和消委会调查后发现。 余下贷款由冯女士全部承担,再与小额贷款公司、返现平台联手,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开始前一个月还能按时返现,领了一部网上标价为3600元的新手机。 每天返现金额10—20元,且并不能确定是否返现过,脱离了陷阱,每一条看上去都很美。 遂向什邡“12315”投诉,陆续有200余名消费者反映称,是因为返现平台出现了资金链断裂。 实际暗中提高了手机销售价格,一部叫中国好声音的杂牌手机,因涉及人员较多,商家打着“零元购机”的口号,不要糊里糊涂吃了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