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图片 生活 公益 热点 健康

企业

旗下栏目: 宜宾 企业

企业年金计划“扶上马”还需“送一程”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小艺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2-06
摘要:在第一支柱根基不稳和第三支柱身躯瘦小的前提下,企业年金计划不仅将起到固本护基的作用,而且还承担着强体增效的重任。 张锐 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企业年金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不仅明确了企业年金的缴存比例与方式,

  在“第一支柱”根基不稳和“第三支柱”身躯瘦小的前提下,企业年金计划不仅将起到固本护基的作用,而且还承担着强体增效的重任。

  张锐

  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企业年金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不仅明确了企业年金的缴存比例与方式,而且规定了企业年金的最终权属以及投资增值方向与资本配置比例。相比于已经在局部范围内自我生长了十多年的企业年金计划而言,《办法》的落地不仅可以产生去疵扶正之效,而且还能够释放出扫障助力之功。

  企业年金被看成是我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第一支出”和“第三支柱”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在“第一支柱”根基不稳和“第三支柱”身躯瘦小的前提下,企业年金计划不仅将起到固本护基的作用,而且还承担着强体增效的重任。

  按照《办法》的规定,只要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可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这也就是说,购买了基本养老保险乃是员工享受企业年金制度的前提。年金计划可以倒逼企业和员工增强养老保险意识,从而在总体上充实与增强“第一支柱”的支付能力。不仅如此,《办法》还允许企业年金参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这种移花接木的作用显然有利于国内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对于员工而言,有了年金计划支持,等于是在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另外一种收入,这无疑将改善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并最终提高国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一个人退休后领到的第一个月养老金除以他退休前最后一个月所领到的工资之比)。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年金的探索还可为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提供经验,仅以目前我国事业单位4000万的在职人员论,在全覆盖的情况下,每年便可产生3200多亿的职业年金,其最终所能彰显出的效果无疑可与企业年金相媲美。

  根据《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才能建立,年金方案也要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才能生效。同时,为防止因年金过高而分流企业正常资金或者借年金而变相扩大福利,《办法》明确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不仅如此,《办法》还指出,企业在经营亏损、重组并购等情况下可中止缴费,待不能继续缴费的情况消失后,企业和职工恢复缴费或者补缴。这充分体现了企业年金制度的灵活性以及对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尊重和照顾,也反映出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不附带任何行政强制色彩。

  事实上,企业年金并不只是针对员工的一种福利保障计划,更是一种激励机制,企业一方面可以根据职工岗位、责任和贡献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企业缴费数额,由此发挥年金奖勤扶优的功效,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职工薪酬体系。另一方面,《办法》允许企业按照职工在本企业工作年限的逐渐增加而设置员工从个人账户递进获取企业缴费与投资收益的动态额度,这实际是将企业年金转换成了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与维系员工队伍的稳定。

  虽然《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已经实施了13年之久,但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来自人社部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年金余额积累规模为1.24万亿元,相对于82.71万亿的GDP而言,年金占比不到1.5%。虽然建立年金的企业数量达到了7.9万户,但占比只有0.35%。参加年金的员工人数尽管达到了2300万人,但仅占4.2亿城镇就业人员的5.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人社部的统计报告,最近3年参与年金计划的员工人数呈现出不断走低的趋势。另外,企业年金充足度指数和企业保障程度指数已由2年前的58.7下降到目前的56.5。

  企业年金覆盖面小、发展速度慢以及企业未来动力不足的尴尬,折射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存在较大增长空间的可能。实现企业年金计划的美好愿景远非一项法规条例的推出就能实现。法律制度的创建仅能起到“扶上马”的作用,最终牵引出实质性效果还需要在具体政策创新上“送一程”。相对于《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提出的“自愿建立”而言,该《办法》表述为“鼓励建立”,都表明了政策针对于企业年金存在着可以期待的激励空间。

  作为扩大企业年金计划的基础性铺垫,有必要继续适时适当降低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同时为了调动单位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需要实质性地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可以考虑双重减税模式,即缴费和投资环节均不缴税,只在领取环节缴税,以发挥税收递延的激励作用;同时要引入牵引机制,对特定困难职工予以直接补贴,并辅之以免税方式将企业低收入人群纳入到年金计划的阵营中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包括年金计划参与者工资收入、缴费水平、缴费年限以及投资收益等多重因素紧密关联的指数化调整机制,使员工明确未来待遇水平的预期,进而增强参与年金计划的信心。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小艺